重庆“志街”:唱响《学习雷锋好榜样》

    版次:A2    来源:    2019年03月07日

(上接1版)让胡钰堃更开心的是,父母收看节目时,在电视上看到了自己。他告诉重庆日报记者,作为一名志愿者,看到雷锋精神和志愿服务精神得到更多人的传承,这是社会文明的进步。今后,他希望通过各种各样的宣传,影响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志愿服务及公益活动中来,传播社会正能量。

“在参加快闪活动时,我看到了庞大的志愿团体。大家来自不同的领域,因为同样的情怀相聚在一起。”沙坪坝区社区志愿者汪露说,收看了央视的节目后,她更加感受到志愿服务是一份伟大的事业,志愿者在关怀社会的同时,也传递了爱心,温暖了人心,让社会更有温度,要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服务社会的行列中来。

“来自四面八方的志愿者,交流了许多志愿服务的故事,分享了志愿活动经历,规划了志愿行程,感受到了志愿团队的庞大力量,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渝中区乐此公益志愿者郭菁华表示,这次快闪录制经历,让她真切地感受到志愿服务的魅力,更点燃了一份热情。

作为志愿服务组织的负责人,郭菁华说,看到自己参与录制的节目出现在央视屏幕上,更加明确了志愿服务的方向和目标。她认为,志愿服务一定要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紧紧围绕国家政策,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服务完善、充满活力的志愿服务组织体系,成为推进人们相互关爱、传递文明的重要渠道,成为增进社会信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有生力量。

重庆农民管乐队登上央视舞台

“说句良心话,我以前做梦都想不到能在央视与国家交响乐团同台演出。”3月5日晚,南岸区迎龙镇北斗村农民管乐队队员张玉福在接受重庆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2月28日,北斗村农民管乐队的8位队员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的演奏家在央视录制“文明之光 志愿中国”——学雷锋志愿服务主题宣传特别节目。3月5日晚节目播出后,一曲《志愿中国》让观众见识到了重庆农民管乐队的真功夫。

2012年初,在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的建议下,北斗村农民管乐队成立。“国家交响乐团的老师每年都会来村里指导,我们还和老师加了微信,有问题就在网上请教。”张玉福说。

张玉福介绍,正式录制前,他们还在北京海淀区住处附近的一个公园里排练了两天,“当时,北京白天室外气温不到10℃,但没人觉得冷,大家心里都暖洋洋的!”彩排时,农民管乐队和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的演奏家也只有一个多小时的磨合时间,演奏家们非常热情,悉心指导他们,“这个音符要合拍,大家别紧张……”

2月28日下午5时,《志愿中国》正式录制。4分钟的录制结束之后,现场响起了热烈掌声。队员李华琴告诉重庆日报记者,节目录制完成后,大家还被邀请到北京音乐厅去欣赏了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演出的“我们来啦”室内音乐会。

回到重庆后,南岸区迎龙镇北斗村农民管乐队也多了一个“小目标”:希望乐队以后能够走出国门,在海外展现中国新时代农民的风采。

让更多人感受巴渝人文之美

快闪《学习雷锋好榜样》同样让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志愿者李扬印象深刻:“这个节目在磁器口古镇的‘志街’取景拍摄,融入了快闪的形式,非常新颖。”

情景音诗画表演《我们都是志愿者》、歌曲《姐姐》、群口相声《我是志愿者》讲述了雷锋精神的丰富内涵,也让李扬这位在重庆工商大学教授法语的“80后”老师感触颇深,“服务观众的同时,自己收获了快乐的心情,也逐渐学会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文物背后的故事。”

2017年,李扬偶然听了三峡博物馆志愿者肖莉讲解《历代瓷器》,她第一次觉得那些看似普通的瓶瓶罐罐非常有意思。2018年,她经过考核成为该馆讲解《历代瓷器》的志愿者。

“做了志愿者之后,我经常带着我的学生来博物馆参观。”李扬说,许多大学生还没有养成参观博物馆的习惯,也不知道该怎么参观博物馆,“我的作用就是让更多的人懂得如何正确地欣赏展品、爱上博物馆。”

李扬说,她任职的重庆工商大学国际商学院经常会接待外宾,她常常会向外宾推荐三峡博物馆,让外国朋友在博物馆中品味重庆厚重的文化底蕴。“今年,我准备讲解《壮丽三峡》,希望充分发挥自己的外语优势,把重庆的自然、人文之美讲给观众听。”她说。

据3月6日《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