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读书论

    版次:A4    来源:    2019年03月08日

■ 兰采勇

“知识装在脑壳里,谁也偷不走。”在记忆的脑海里,这是母亲教导我时重复得最多的一句话。

打小起,母亲没能给我殷实的家境,尽管她和父亲终日在地里不辞辛劳地忙碌着,但贫瘠的土地依然没有交出好收成,缺粮是常有的事情。每到五六月份,家中粮仓就见了底,母亲就得去亲戚家东挪西凑,解决一家人的口粮问题。因此,在懵懂的岁月里,家中的饭桌上经常会出现玉米、红苕主打的稀饭也就是很平常的事情了。

渐渐地,我就到了上学的年龄。看着邻居家的伙伴们早早就买好了书包、准备了新衣去村上的小学读书,我心里却一点儿都不敢奢望,因为照自家当初的困境,我要想上学无疑是一件让父母作难的事情。家中本就入不敷出,而上学更会让全家雪上加霜。母亲在这个问题上是怎样想的,无人知道,或许,她心里也思量过、犹豫过、痛苦过,但她留给我的印象则是连一丝的犹豫也没有。她好像是不假思索,也不需要思索,就顺理成章把我送进了学校。

“你要好好读书,知识装在脑壳里,谁也偷不走。”入学的第一天,母亲对我说。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懂事早!”年幼的我对母亲话中的意思不是很懂,但却认准了好好读书的理。因为我知道,为了筹措我入学的十一元学费,母亲狠心地卖掉了家中唯一的经济来源——那只会下蛋的老母鸡,让我赶在那年的九月份,顺利地坐在村上唯一用石砖墙砌成的教室里,开始咿呀学语。

从此,母亲除了要操心地里的庄稼外,还要关心我的学习。尽管她对我所学的东西不甚了解,但每当我在做作业时,她总会把煤油灯挑得亮亮的,还在一旁陪着我,并不时用相同的语言告诫我:“小勇,你要争气,用心读书,知识装在脑壳里,谁也偷不走。”

“知识装在脑壳里,谁也偷不走。”母亲的话伴着我走过了六年的小学时光,嗖的一下又到了初中尽头。而家中的境况却并未好转,而学费却像滚雪花似的越来越多,母亲肩上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但她依然如故,没有让我辍学的念头,似乎本来就不该产生这样的念头。她从来认为供我上学,是一个母亲应该做的事。

初中毕业,我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县头的师范学校,年均七千元的学费对全家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村里也有人劝母亲,说:“算了,你送你娃儿读到初中,差不多啦!不如让他出去打工,还能找几个钱回来。”但母亲不愿就此罢休,说多学点知识装在脑壳里终归是好的,再苦再累也要让我读下去。于是,她到处东挪西借,托关系跑银行贷款,将当年还没入仓的稻谷卖掉了近三分之二,为我筹集学费。三年的师范学习生涯,母亲舍不得置一件衣服,平常穿的几件粗布衣服补了又补。面对我在校期间每月必须的生活费,体弱的母亲硬是咬着牙同父亲一道承包了村上的十余亩田地种植庄稼,栽秧、喷药、打谷……为了节省不必要的开支,每一件农活都是亲力亲为,从不邀请外人搭手。

看着母亲日渐苍老的面孔,我多次含蓄地表达出自己想休学的意愿,但母亲态度坚决,用那句陪伴了我十多年的话警醒着我,让我不得不放弃那个想法。直到现在我都这样认为,面对当初如此穷困的境遇,如果母亲不让我上学,我也不会有半句怨言。感谢母亲的那份执著和坚持,让我咬紧牙关走了下去,终于换来了今天在城市一隅的工作和生活。

直至今日,我的工作之余仍是书籍陪伴,看书阅报,坚持学习。正如母亲话中的意思,知识是偷不走的财富,我拥有更多,我才更加富有。

感谢母亲,让我学会了对知识的如饥似渴,也让我懂得了拥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