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用版画描绘农村新面貌

    版次:A3    来源:    2019年03月26日

本报记者 吴长飞

“这幅《巴渝新村》画的是渝黔高速公路旁的新房子,都是两三层楼,再也不是以前的土胚房了。”一幅幅黑白版画,将农村的花草林木、田园风光、鸡鸭牛羊变成图案,让人在乡土气息中感受乡村的变化。

在石角镇丰岩村,有一位名叫孟传平的八旬老人,用版画记录着家乡的发展新面貌。

“我从小就喜欢画画。”孟传平说,小时候没有专门的绘画图书,他就对着连环画临摹。长大后,就照着《人民画报》上的国画,一笔一笔地描。直到1967年,他的朋友送来一本《芥子园画传》,这才渐渐掌握了国画的技法。

创作版画之前,孟传平一直都在专攻国画。

1979年,重庆美术馆的一位版画大师前来綦江考察,看见孟传平的国画后立即说,“你把国画画在纸板上,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是孟传平第一次接触版画,在他的引导下,孟传平创作的第一幅版画《凤竹之乡》就进入了重庆市举行的建国30周年美术展。

“版画讲究形散神不散,看似不成画的版画,其实才是最好的。”从事绘画40多年的孟传平,独创了“单线黑白版画”技法。木刻版画大多采用阳刻的表现形式,而他则是用阴刻,以线造型。这一技法突破了传统的表现手法,强调用国画的布白来营造意境,给观众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

孟传平还记得曾入选国家级展览的《荷塘清悠悠》,该作品创作于1983年,展现了改革开放后农民在耕作时,一片荷花盛开,鹅戏荷塘的怡然自得之景。

截至目前,孟传平已创作100余件黑白木刻版画。作品《凤竹之乡》取材于他家门前那条弯弯的小河,两旁有茂密的凤尾竹;《春风杨柳》则再现了一群孩童在小河沟里嬉戏捉鱼蟹,农民在田间的劳作情景。

2004年,孟传平在石角镇成立了孟传平版画工作室,该镇经常组织中小学生前来学习版画创作。

“版画不仅要走进农家,走向千家万户,还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的发展。”孟传平说,版画是精神产品,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在题材选择上,要关注当下农民的生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