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徒三代联手破解电力技术难题

    版次:A1    来源:    2019年07月19日

重庆日报记者 白麟

7月9日,国网重庆綦南供电公司劳模工作室内,传出一阵热烈讨论的声音。一些年轻人跑到工作室门口一看,他们心中的三位技术“大牛”——已退休的特级专家席世友、綦江变电运维站站长池永、元方集团董事长康鸿飞3人,正在讨论无重燃真空断路器的问题。

几位年轻人立即围了上去。3位专家齐聚的情形可不多,大伙赶忙抓紧时间请教技术问题。

席世友一边回答问题,一边将池永、康鸿飞答疑解惑时的沉稳与自信看在眼里,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池永是他的徒弟,康鸿飞又是池永的徒弟。多年来,他们3人依托劳模工作室合作研发创新,取得许多优秀的成果,同时,池永、康鸿飞也相继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技术专家。

在师徒三代间传承的,除了知识和技术,还有那份对职业的专注和不懈奋斗的匠心。

肩挑背扛器具 打下技术基础

“我跟电力似乎有着天生的缘分。”1954年出生在綦江莆河乡的席世友说,儿时,只能看到两种与电有关的东西——忽明忽暗的灯泡,需要“错时”使用的打米机。那时,他还看过一本叫《科学家幻想21世纪》的书,其中谈到电对于人们未来生活的作用,这使他对电无比好奇和向往。

席世友家附近有一座山洞电厂,他和电力工人们都混熟了,便请他们教自己认识发电机、变压器等。到了高中,席世友已经可以组装外壳由三合板做成的收音机,甚至学会了维修变压器。

因为成绩优秀,席世友进入西南交大高压电技术及设备专业就读。

1980年毕业后,席世友本可以进入省级电力科研院工作。但他毅然放弃了这个人人羡慕的机会,回到家乡綦南供电所工作。“那时想法很简单,就是回去让乡亲用电普及起来。”

这一扎根,就是30多年。

说到研发与创新,席世友坦言,在过去那个物资匮乏、技术水平不高的年代,想要做什么高层级的创新是不可能的。“那时我们最需要做的,就是搞好最基本的电力保障,同时为未来开展研发创新打好基础、创造条件。”

实际上,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綦南供电所许多电力工具和基本的检测、研究设备都十分缺乏。席世友和同事背着背篓、挑着扁担,乘坐4分钱一站的公交车,穿梭于解放碑、杨家坪、袁家岗附近的交电公司和仪器设备店。有时,为了寻找一件合适的器具,他们甚至要来往綦江和主城超过十次,才能将四五百件工器具配齐。

綦南供电所也逐渐扩建为拥有高试、继保、油务、蓄电池、变电检修等多工种、多专业的完整企业。

汗水模糊字迹 知识铭刻脑海

1986年,綦南供电所辖区内一个110千伏变电站的电容器组发生爆炸,户内电容器室的墙体全部倒塌。席世友赶到现场,眼前的一片狼藉使他深受触动。随后他开始探究原因,但由于研究设备的缺乏和技术认知方面的不足,数年不得要领。

1993年,该辖区内再次发生类似爆炸事故。席世友彻底坐不住了,他在单位倡导身着警示服装上岗,同时研发了安全距离报警器等,这在预防事故发生后的人员安全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但电容器组爆炸原因之谜一直未解,席世友深感个人时间和能力的有限。“我们的技术人才队伍还需要继续壮大。”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