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速度 有温度 有态度

我区多措并举助力民营经济发展

    版次:A1    来源:    2019年09月18日

工业园区一角 记者 石亮 摄

本报记者 石汉谋 张斌

曾几何时,面对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民营企业家常常感叹“春风不度玉门关”。近年来,我区学好用好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部署,因地制宜走好转型路、因势利导打造升级版,精准服务民营企业,让每一家到綦江投资的企业都感受到有速度、有温度、有态度的良好营商环境。

事情不过夜

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綦江对企业的服务,超出我的预期。”重庆友利森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蔡翱在谈到园区服务时,竖起了大拇指。友利森位于北渡铝产业园,是专业的铝制品研发、生产和营销一体化的企业。

该公司从去年5月签约落户綦江,7月正式开工建设,到今年1月实现试生产,只花了半年左右时间,这样的高效率全靠园区在帮助代办手续、协调招工等方面给予的支持。

今年,我区响亮提出“事情不过夜、三天有着落”的口号,着力在“抓落实”上下工夫、见成效,一项项扎实推进的改革举措,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阳光、雨露、土壤、养分。

为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我区推行了行政审批服务集中办理,实行“综合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一窗出件”,同时提供“代办督办”服务,帮助企业高效完成相关审批手续。

值得一提的是,在“多证合一”改革中,67项涉企事项全部纳入“一门受理、资料共享、同步办理、限时办结”商事登记改革范畴。同时,随着全程电子化注册登记模式的全面推进,审批服务事项“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以及“一次性告知”要求的全面落实,企业办事更加高效便捷。

“严厉打击涉企犯罪,严格依法办案,营造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是公安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为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区公安局严格落实《重庆公安局服务民营经济发展30条》,不断创新便企利企举措,推出了一系列依法维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权益、护航民营经济发展的具体举措,有力推动了营商环境法治化,营造了“亲商、安商、护商”的良好氛围。

政策再加码

助力企业破瓶颈

良好的营商环境让企业生产建设没有后顾之忧,实打实的政策措施则让落地企业从中收获真金白银。近年来,我区相继出台了《綦江区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措施》、《中小企业融资增信基金管理办法》等10余个政策,从营商环境、信贷增信、改制上市、贴费贴息、股权投资等方面支持区内民营和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同时,全面落实“企业减负30条”、科学制定“人才引进暖心10条”, 及时推出10亿元规模的企业纾困资金,设立了区级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企业发展稳定基金、中小企业商业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金等,不断释放政策红利,助力企业破除“融资难”瓶颈。

截止目前,綦江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05.6亿元,同比增长27.84%。其中,设立中小企业融资增信基金,主要解决企业融资抵押物不足问题,累计增信贷款118笔4.55亿元;实施融资担保费补贴,累计补贴273笔1578万元。在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等领域推动保函履约保证,每年可降低企业财务成本约2000万元;设立企业发展基金5000万元,按照“保本微利”市场化原则,开展转贷应急周转业务,累计转贷周转291笔10.4亿元,节约企业成本1500万元以上。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