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名师 创名校 育新人

努力办好綦江人民满意的教育

——访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王宏兴

    版次:A3    来源:    2019年11月07日

綦江中学通惠新城新校区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

我区师生在老瀛山国家地质公园实地感受家乡美。           

实验一小一年级新生启蒙描红学写“人”字。

陵园小学高年级学生为一年级新生授彩带。

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政府关注、群众关心。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区教委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推动教育事业发展提升?如何提速“素质提升、师德塑造、教师关爱”三大工程,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和资源配置?近日,本报记者专访了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王宏兴。

重基础 城乡办学条件持续改善

记者: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实事,深受社会关注。请您介绍一下我区教育工作的总体情况。

王宏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坚持把教育发展放在优先位置,大力推动全区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其中最大的成果就是办学条件的持续改善,实现了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学校建设和教学设备总投资达到22亿元,既有綦江中学搬迁等重大建设项目,又有农村薄弱学校改造项目。

目前,全区建成各类公办学校122所,在校生共有11.3万人。全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9.2%,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6.5%。特别是在脱贫攻坚中,强化了教育保障,实施幼教到高校全阶段贫困资助,让每个孩子不因贫困而失学。在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验收中,我区获得高分通过,这为全区孩子享有平等、便利、优质的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办学条件的持续改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更进一步,就是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我们着力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在教育管理体制、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等方面作了大量的探索,各个学校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从教育质量监测和群众关注的高考成绩看,我们稳步迈上全市中上水平。去年全区高考本科上线率突破50%,超过全市平均水平;重本上线率达到26.8%,高出全市近10个百分点。近几年来,綦江学子获得国家专利授权达1000多项,300名学生获得国家级、市级奖项,一大批学子在音乐、舞蹈、体育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有的被录取到重点大学,有的成长为高水平运动员。

塑名师 建立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

记者: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学校越来越多、升学率逐年提升,这和强大的教师队伍是分不开的。请问我区如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王宏兴:目前,全区教育系统有8600多名教职工,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超过1000人,有特级教师11人,区级以上学科带头人30多人,市区级名师近50人,整体素质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区委、区政府今年专门出台了《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办法》,要求切实把教师这一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培养好、爱护好。

我们认真落实“塑名师”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上最首要的就是重师德养成,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作为职称晋升的一票否决标准。一方面在“育”上下功夫,让教育者先受教育,引导教师们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另一方面在“管”上下功夫。在全市率先设立师德师风监测站,推行师德师风负面清单管理,加大师德失范行为查处力度,对极个别“害群之马”依法依纪清除出教师队伍。

教得好不好既重师德,又看专业水平。专业素养是“名师”的重要衡量标准。在提升专业素养上,我们实施了教师全员入职培训、提升培训,抓好继续教育全覆盖,实行培训“学分银行”管理,开展全员课堂教学大练兵,坚持每名教师“做题、出题、说题”训练,深化教学科研,全面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同时,注重抓好教育人才引育。完善教师招录机制,把好老师招得进来;实施“教育人才八条”专项奖励扶持政策,激励人才引进和成长;开展綦江名师、綦江好老师、学科带头人等评选,树好先进典型。

建设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必须严考评激励,我区在全面保障教师待遇的同时,细化了以质量为核心的考核标准,严格奖惩,将绩效、职称评定同教学质量挂钩,实行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对特别优秀的教师和长期在偏远山区从教的教师,提供职称晋升绿色通道;把学生、家长的评价纳入对教师的考核等。通过这些措施,着力培育一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创名校 培育一批“四优”好学校

记者:学校是学生教育的主阵地,按照就近入学原则,很多家庭都青睐购买学区房,可见家庭对学校的高度关注。目前我区也在着力推动创名校,请问在学校建设管理上有哪些举措?

王宏兴:评价一个学校是不是好学校,通常看达不达得到四个“优”来衡量,即优美环境、优质质量、优秀校长、优良口碑。目前我们正大力推进“创名校”,这个创名校不是只培育一两个名牌学校,而是培育一批“四优”好学校,以带动和推进全区教育优质均衡。

优美环境,就是通过科学谋划教育资源布局,强化小区配套学校建设,逐步化解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实施农村薄弱学校提升改造。今年康德城中学正式投用,綦江中学新校区、南州中学综合楼、中山路小学扩建、陵园小学通惠校区、共同小学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同时,各学校环境美化稳步提升,智慧校园建设有序推进,设施设备日益完善。今后我们还会努力让学校布局更合理、环境更优美。

优质质量,就是通过以教学质量为导向,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围绕培育核心素养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綦江中学、陵园小学等优质学校带动,推动教育优质资源下乡,提升学校信息化水平,引进名校联合办学等方式,大力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优秀校长,就是实施名校长工程,把好选人用人导向,着力培养一批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教育行家里手,让校长成为学校的旗帜,带出一个好的班子、一批好的教师、一个好的校风。

优良口碑,就是要强化学校规范化管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用良好的校风师风学风、过硬的教育教学质量、优异的育人育才成绩,赢得社会的尊重、群众的喜爱、学生的骄傲。

育新人 培养德智体美劳接班人

记者:优美环境、优质质量、优秀校长、优良口碑这四个基础,最终就是要解决一个回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王宏兴: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我们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新人”,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各阶段,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学科建设和管理各领域。概括来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育人育心,把坚定理想信念放在首位。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好綦江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让学生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着力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厚植爱国情怀。抓好学生品德修养的塑造,以小事小节抓起,以实践体验养成,以优秀传统文化浸润,达到修身立德目标。强化课堂教学,推行家校共育,探索课后服务,增强学生的知识见识。重视培养学生奋斗精神,引导学生克服生活中的不容易,挑战学习成长中的不可能。开齐开好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强健体魄,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我国经济要靠实体经济作支撑,这就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职业教育大有可为。今后我们还将通过推动现有职教高质量发展,加强招商引资引智力度兴办中职、高职教育,扩大职业院校承载能力、招生规模,提高办学水平,让更多有志学子能成为技能型人才、成为大国工匠。

为了营造一个安全良好的校园环境,我们加强学校及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实行清单管理,消除安全隐患;所有学校都按规定配齐保安人员,重点时段公安、街镇综治人员实行现场监管,11月底学生食堂 “明厨亮灶”将达到100%,食品采购贮藏加工各环节全部规范监管,实现学校监控全覆盖,今年底实现一键报警装置全覆盖。

在心理安全上,我们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每个学校配置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全面推行校长、教师家访制度,落实好残疾儿童关爱和重残重病儿童送教上门,让所有的孩子都健康成长。

我们积极推进民办教育机构规范发展,满足群众对教育的多样性需求。目前我区民办教育发展总体水平不高,还存在如招生不规范、办学质量不高、内部治理不善、民办教师成长渠道不畅等问题。今年上半年,我们对全区135所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了清理整治,有47所培训机构列为合格的白名单,有8所培训机构列入黑名单,责令停业2所。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治理促规范、以规范促发展,对达不到办学条件的依法取缔,对管理不规范的限期整改,严肃查处公办学校教师兼职等问题。同时,也将加快推进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做好小区配套园规划、建设、移交等工作,切实解决幼儿“入园难、入园贵”问题。通过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大力引进高水平的民办学校,推动全区民办教育朝着公益化、互补化、特色化发展,为全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选择。

文/本报记者 整理

图/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