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智能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綦江工业的转型与蜕变

    版次:A1    来源:    2019年11月26日

本报记者 陈正策

11月25日,在綦江工业园区华芯智造微电子(重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芯智造”)超净化车间内,一台台设备整齐有序排列,身穿浅蓝色超净服的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忙碌。

华芯智造主要从事芯片生产、研发、设计、集成电路板及电子产品等系统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和销售,于今年4月29日投入试生产,其研发的一款主要用于低轨微小卫星的电源控制模块,已成功应用到卫星上。

这家半年即建成投产并实现销售2.3亿元的企业,是綦江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典型代表。近年来,綦江牢牢抓住转型升级这个关键词,一方面,加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因地制宜走好转型路,用智能化为传统产业赋能;另一方面,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因势利导打造升级版,让老工业基地焕发新活力。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綦江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18.1%,实现工业增加值119亿元,同比增长9.7%。

“机器换人”多点开花

走进位于綦江工业园区的重庆展亮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展亮汽车”)生产车间,只见两个工位四个机器人正在对长7米的货箱边板进行焊接。

“这是我们去年新投入的智能化焊接生产线。”展亮汽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机器焊接,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效率更高,现在1个人操作可以抵之前4个人的工作量,也减轻了人工的劳动强度。

据介绍,去年3月,展亮汽车搬迁到綦江工业园区,一开始便投入1300万元,打造智能化焊接生产线。一期投产以来,年产值达到2.9亿元。

在工业园区,同样引入智能化生产线的企业还有綦江齿轮传动有限公司。该企业引入7条自动化生产线,在节约近90%人力的同时,产能却翻了一倍,可实现年产20万台变速器。

“近年来,我们抓住全市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机遇,利用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循环经济改造、‘机器换人’等引导资金,积极推动传统优势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区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龚锐介绍说,通过智能化改造,大大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目前,全区一批传统优势产业智能化改造已初见成效。如旗能电铝构建智能数字化铝电解槽技术集中管控平台,通过信息化联网、智能配送进行智能化工厂改造;荆江半轴投资2000万元对原有生产线进行技改升级,全面提升企业的智能化、自动化程度;赛之源二期已初步完成技改升级;百科鼎昱完成生产线智能化、自动化升级改造;长风齿轮新厂区的自动化生产线正式投产;跃龙杭萧钢构正建设智能机器人生产线,提升企业智能化水平。

随着一家家“大块头”传统产业企业迈开智能化改造步伐,企业成功“脱胎换骨”,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

新兴产业“加速奔跑”

重庆南舟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舟科技”)紧邻华芯智造,两家企业之间距离不到100米。这家企业是移动终端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是一家致力于移动通信终端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在南舟科技产品展示厅,各类智能穿戴、移动通信、机器人等科技产品琳琅满目,许多产品广泛运用于我们生活之中,让参观者深切感受到科技给生活带来的乐趣。

而在工业园区重庆烯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企业相关负责人在一块屏幕前,向记者展示他们所生产的“黑科技”。该屏幕将纳米银线材料与电容式触控技术相结合,利用人体的电流进行感应工作,精准度高达99%,让人获得即刻响应的极佳触控体验。

“这个产品具有绿色护眼、多点触控、智能互动等特点,可广泛运用于教育、会议、广告宣传等领域。”该公司负责人介绍道。

“这两年,我们大力引进大数据智能化企业落户綦江,培育发展高端新兴产业。目前,已有生产电源控制芯片的利市通企业和生产柔性显示屏关键材料的纳米银项目,填补了园区‘芯屏器核网’等产业空白。”龚锐表示,随着我区在大数据智能化产业的持续发力,卫星核心部件、新能源汽车电池、工业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继实现“零”的突破。

记者了解到,今年4月,华芯智造在园区投产,填补了綦江芯片生产的空白。而总投资达103亿元的腾讯云基地项目也已落户园区,腾讯云将在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领域,与綦江和重庆市的工业企业实现深度融合,打造世界齿轮电商交易平台、新能源汽车及配件电商交易平台、交通用铝电商交易平台、工业企业上云等。另外还有奥森通讯、博远高科、伟视安、多次元等项目,促进我区在芯片制造、电子元管件、通讯器材等高端智能制造产业领域集聚发展。

“目前,我们高端智能制造产业签约项目总投资约53亿元,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将达253亿元以上。”龚锐表示,新兴产业的引进与培育,将有利于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势必将促进园区创新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