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返乡创业养鸡 主动参与精准扶贫

    版次:A2    来源:    2019年11月29日

王华川夫妇正在喂鸡 记者 刘琦 摄

本报记者 刘琦

清晨6点,阵阵鸡鸣打破了古南街道花坝村宁静的夜。和往常一样,听到鸡鸣后,村民王华川和妻子廖传珍利索地起床,开始为自家500只五黑鸡准备“粮食”。

王华川夫妇是古南街道花坝村村民。2014年,在外地一家餐馆务工的夫妻俩因照顾老人选择返乡创业。起初,两人依靠打工学来的手艺,做起了为村民办流水席的生意。2018年底,在花坝村驻村工作队的支持下,夫妻俩主动参与精准扶贫,带头养起了五黑鸡。

“养鸡既能赚钱,还能帮助村民,为啥不养?”王华川说干就干,2019年初,夫妻俩引进了500只五黑鸡苗。

“五黑鸡毛、皮、肉、骨、内脏黑,下的鸡蛋蛋壳绿,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对于五黑鸡的优点,王华川如数家珍。

养500只鸡不是简单的活,由于没有经验,夫妻俩吃尽了苦头。

“之前我们最多养过30多只鸡,大都是为了自己吃和送亲戚朋友。一下子养500只,压力真不是一般的大。”为此,王华川夫妇只好四处取经。

“起初是自学,现在网络技术发达,网络上有很多养鸡的教程。”然而自学后,王华川发现,自家的鸡还是时不时会出现拉肚子或者不吃食的现象,“闭门造车终归是不行的”。

从三江到新盛,再到安稳……前前后后跑了10多家养鸡场,王华川耐心求学,花坝村驻村工作队也积极帮忙联系区农业农村委专家开展现场指导,夫妇俩的养鸡之路终于走上了正轨。

“现在每周都要对鸡舍进行消毒,每半月要为鸡打一次疫苗。”王华川夫妇的鸡舍地处一片山地,鸡时常上下觅食,以树为床,肉质劲道;并以麸皮、菜叶喂鸡,五黑鸡生长过程中基本不使用饲料,鸡肉鲜嫩美味,回头客越来越多。

在自身发展壮大之余,王华川夫妇还积极为村民传授养鸡经验。

“村里谁家养的鸡出了问题,都来请教我。”王华川笑道。

一次,一位村民家里的鸡不吃食上门请教。王华川到现场诊断发现鸡“感冒”了,他立即给鸡打针,还免费送了村民一些药。

除此之外,王华川还通过村委会与古南街道50户贫困户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

“贫困户将鸡寄养在他这里,年底贫困户能有200元的保底分红。”花坝村第一书记柯晓娟介绍。

年关将至,王华川夫妇养的五黑鸡也陆续出栏,“每只鸡卖100元,现在卖出去了80多只,鸡蛋也卖了2000多元了。”王华川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