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致富奔小康

三角镇中坝村的秘诀在哪?

    版次:A3    来源:    2020年07月31日

中坝村田园风光 记者 杜浩 摄

“产业脱贫光荣户”黄永会在喂鸡。记者 张学 成 摄

“脱贫致富光荣户”蒋明伦在收菜。记者 张学 成 摄

本报记者 张学成

三角镇中坝村位于三角镇西部,幅员面积5.31平方公里,海拔600—1100米,是三角镇最偏远的村之一。中坝村有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478人。因为地处偏僻等原因,中坝村曾经是市级贫困村,建卡贫困户44户137人。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短短几年,中坝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建卡贫困户已全部脱贫。村里实现了组组通硬化路、户户通人行道、人人喝上了放心水,“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在这里得到了有效解决,村居环境改善了,村民有了精气神,美好的生活就像花儿一样盛开。去年,中坝村的人居收入达到了15000元,脱贫人口无一返贫,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向前。

发展产业培养种养殖大户

摘掉穷帽子村民喜笑颜开

“中坝是我家,我家在中坝,我们勤劳奔小康,共同建设美丽的家园……”

近日,记者一行来到中坝村,还没到便民服务中心,就听见院落里传出欢快的歌声。走进便民服务中心,记者看见有几位村民正在排队等待办事;图书阅览室里有村民在读书;村会议室里几位村民坐在一起商讨问题……

蒋明伦的蔬菜基地就在中坝村便民服务中心对面。

“这些就是我的菜地,有10多亩,全是绿色种植,销路很好。”蒋明伦指着公路坎下的大片菜地说:“今年收成好,丝瓜结得多,空心菜也长得好。”记者看见绿油油的蔬菜地中间有一口大鱼塘,蒋明伦告诉记者,这口鱼塘也是他承包的,有4亩多地。

今年45岁的蒋明伦,现在是中坝村的种养殖大户。三年前,蒋明伦却是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当时他父亲身患癌症,侄女要上大学,母亲年老多病,沉重的负担落在了他一人身上。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蒋明伦成了党和政府帮扶的对象。

在村里的鼓励支持下,蒋明伦发展水稻、蔬菜、养鱼等种养殖业,产业多收益也多,他很快就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脱贫攻坚的利好政策激发了蒋明伦干事创业的激情。去年,他种了10余亩蔬菜和10余亩水稻,出栏了27头生猪和160余只家禽,总收入10余万元。因为努力发展产业,蒋明伦还得到了3万元的产业扶贫政策补助。

如今,蒋明伦家的大门上挂着“脱贫致富光荣户”、“产业脱贫光荣户”两块奖牌。蒋明伦不仅自己脱了贫,农忙时他还请乡亲们帮忙,为村民们提供创收机会,带动村民共同走上致富路。

产业发展脱贫致富了,家庭环境变好了,蒋明伦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我现在最想的是娶一个媳妇回家,以前家里穷,没有哪个女人愿意嫁给我,现在生活好了,我希望成个家,我们共同劳动,一起享受好生活,过好日子。”

村民蒋昌敬一家几年前因学致贫,在村里和扶贫干部的帮扶鼓励下,发展起种养殖业,如今他家也成了“产业脱贫光荣户”,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甜蜜又幸福。

记者来到他家时,他妻子黄永会正在清理养殖场,最近又有6只鹅要出栏,她打算赶场天背到农贸市场卖。“感谢村里对我的帮助,现在我们家的日子过得很好了。”黄永会高兴地说,幸福洋溢在笑脸上。

让黄永会高兴的是,村里还通过网络帮助她家销售,今年上半年出栏的几十只鸡鸭,大部分都是在网上销出去的。

荣获过“重庆市最美家庭”的蹇代秀家庭,丈夫意外高位截瘫,20年来蹇代秀坚强地撑起家庭,照顾丈夫,哺养儿子,日子过得十分艰难,是中坝村最典型的贫困户。在村里和扶贫干部的鼓励帮助下,去年,蹇代秀家里养了6头猪、10桶中蜂,种了7亩地的玉米、红薯、马铃薯和水稻,还有两亩辣椒。

“猪儿养多了,我最怕的就是卖不脱。”蹇代秀说,特别是玉米、红薯、马铃薯这些农作物,卖不脱就只能烂掉,太可惜了。让蹇代秀高兴的是,去年村里统一为大米、蜂蜜做了包装,农产品不仅卖得出,还卖了好价钱。用布袋包装的中坝米,价格从原来每公斤4元钱,涨到现在的8元,还供不应求,村民种养的农产品不再愁销路了。

“我们正着力搭建电商平台,让村里更多的农特产品走上网销路线。”中坝村第一书记钟萍方说,鼓励村民发展产业,有了产品,还得有好的销路,销路好了,才能保证村民有长效收益。

围绕特色发展生态旅游

巩固脱贫奔向小康之路

蓝天白云,松涛阵阵。茂密的松林间,平坦宽敞的乐(兴)中(坝)公路,在中坝村蜿蜒穿行。

总投资1000余万元、6.5公里长、6.5米宽的乐中公路,是中坝村的小康路,幸福路。以这条乐中公路为主线,如今的中坝村已实现了“组组通硬化路”的目标,还有若干条总长12公里、宽1米的人行便道,分布在田间地头、村民房前屋后。12公里长的通组公路安装了248盏太阳能路灯,中坝村结束了“黑灯瞎火”的历史。

乐中公路在高大挺拔的松林间穿行,公路两旁草长茑飞,瓜果飘香,空气清新,凉风阵阵。行走在公路上,两旁欣欣向荣的田园风光美不胜收。

培养种养殖大户,让村民产业脱贫致富只是一个开端。中坝村还因地制宜,招商引资,将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作为村民奔小康的着力点。为此中坝村制定了“特色效益农业生态旅游”的产业发展方针。

“百凤园”是一个主营珍禽养殖的特色养殖基地。2018年4月,“百凤园”正式成立。园主叶光辉和几名合伙人投资近300万元,流转了120亩撂荒土地,在这里养殖了包括珍珠鸡、贵妃鸡、芦花鸡、野山鸡、白孔雀、蓝孔雀、大雁鹅在内的20余种珍禽,极具观赏价值,目前养殖规模已达10000只。园内已建成了观赏格局,建起了游览步道。

2019年4月,雷竹产业拟定落户中坝村。该产业辐射6个组,村民以土地入股,3年后投产以产值分红。但因为雷竹产业要三年后才能见效,村民不愿意栽,也不敢栽。重庆市城投集团帮扶产业发展资金30万元投到中坝村,按照300元/亩支付保底收入给村民,彻底打消村民的顾虑。200亩雷竹产业顺利栽到了地里。

雷竹亩产约4000斤左右,保底价2元/斤,按照当年的市场价进行分成,企业占六成、村民占三成、村集体占一成。以产值分成,不以利润分成,村民利益有保证。

雷竹产业是绿色产业,还可开发采摘体验、竹笋宴等延伸产业链,把荒山变成产业基地、旅游之地、致富宝地。

目前,中坝村雷竹及生态蔬菜种植面积已达到1500亩。这些项目的成长,也吹响了中坝村向生态旅游观光迈进的号角。

矿石陈列馆,是重庆收藏家宋渝平在中坝村的杰作,这座取名“石头屋”的私人矿石陈列馆,陈列了200多个品种、600多件矿物标本,和1000多件农耕藏品。陈列馆免费开放后,深受当地村民喜爱。

“石头屋”陈列馆座落在田园间,以农家屋作基础,装修风格以民俗为主,院内有几十个独特的盆景,小桥流水,曲径通幽,花繁叶茂。加上四周欣欣向荣的田园风光,成了中坝村一道靓丽的风景,许多城里人都慕名而来,观赏藏品,感受农耕文化,摄影创作,流连忘返。

“中坝村毗邻市级旅游度假区横山,我们要利用好珍禽养殖园、矿石博物馆,促进农旅融合、文旅融合,把中坝打造成为集旅游观光、休闲养生、科普教育等为一体的旅游胜地。”该村第一书记钟萍方说,中坝村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利用好这些资源,发展好旅游产业,以此巩固脱贫基础,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

“未来的中坝村就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走了还想念的农业生态旅游观光打卡地。”钟萍方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