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迷茫青年成长为革命青年

邹进贤:兴奋精神 坚决意志

    版次:A4    来源:    2021年06月17日

邹进贤。(綦江博物馆供图)

重庆日报记者 赵迎昭

“我当‘兴奋精神’‘坚决意志’,去学步一步古人之后尘!”5月6日,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研究员李文富接受重庆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这是革命先驱邹进贤1923年写下的日记“日常生活镜”的绪言。虽是绪言,更是警言,旨在警醒自我,实则也警醒世人。

实际上,正是日常的自我警醒,让邹进贤的成长之路经历了从迷茫到走上革命道路的跨越。他是如何自我警醒的呢?

古人说:“未知生,焉知死?”这便是说,人的生存的意义都没有寻得,那[哪]能知死的所以然呢?常观现社会的人们对于生活两字,大都认为很寻常的,尤其是个人的日常生活,“竟如醉生梦死样”!设全社会的人们,都同一个鼻孔出气,我敢说是“还了原[猿]人时代的禽兽生活”了!

所以我很觉得个人的日常生活,非得有一种秩序,而且很愉快,并且知道个人日常生活的得失不可。又如清代大儒顾炎武等尝日:“吾人之学问,不求于书本中,惟求于日常行事中耳!”辗转而思,古人对于日常生活尚且如此认真,何况我辈浅学无知的青年后生呢?因此,我当“兴奋精神”,“坚决意志”,去学步一步古人之后尘!

——节选自邹进贤《我之日常生活镜的绪言》

“綦江青年砥砺会”带来新风

邹进贤,1899年生于綦江县古南镇(现綦江区古南街道)。“在那个年代,綦江土匪横行,社会环境恶劣。20岁之前,邹进贤常与社会闲散青年来往,一度迷茫、沉沦。”李文富说,1919年是邹进贤人生命运的转折点。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是年夏,一批接受了五四新思潮的綦江籍青年回到家乡,组建足球队,成立“綦江青年砥砺会”(简称青年会),创办图书馆,组织阅读进步书刊,给綦江带来新风和生机。

李文富介绍,这一切都对邹进贤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他加入其中,通过学习和交流,逐渐认识到社会的矛盾、黑暗和其产生的根源,并积极投身反抗斗争。他会同霍步青、霍锟镛等发起创办《綦评》刊物,宣传新文化、新思想,揭露社会黑暗,力图改变綦江现状。

在青年会举办的青年补习学校的帮助下,邹进贤经过刻苦补习,于1920年考取重庆联中,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在联中,他继续编印《綦评》(后改为《綦民公论》),在川渝广泛赠阅,深受欢迎。

在良师益友影响下入党

1921年秋,邹进贤以优秀的成绩被选送省立高等蚕业讲习所学习,迈上了人生新台阶。到成都后,他的求知欲更强了。除了以惊人的毅力和决心学习各学科知识,他还广泛深入阅读《新青年》《学生》《中国青年》等刊物。

在成都,邹进贤还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有志青年,如李鸣珂、陈鲁政等,并通过他们结识了王右木、恽代英、刘愿庵等革命先驱。1922年,邹进贤加入王右木组织的“马克思读书会”和“马克思学会”,1923年6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年底又加入恽代英在泸州组织的“学习励进会”。

綦江区委党史地方志研究室主任陈平介绍,新思想的启迪,榜样的示范,良师益友的帮助,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引领和社会现实的冲击,使邹进贤的思想认识发生了根本改变,并向友人提出“中国在我们肩上”。

他在1923年前后写下的大量书信和文章,成为研究川渝地区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文献。“日常生活镜”即是他写于1923年4月9日至6月15日的日记。他将自己的日记按照时间顺序分成了三部分,“日常生活镜”是第一部分。

李文富说,正是因为邹进贤不断地“照镜子”,不断地自我审视、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才会发出“我当‘兴奋精神’‘坚决意志’,去学步一步古人之后尘”的心声和呼吁。1925年春,邹进贤由萧楚女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英烈战斗地得到活化利用

1926年1月24日,重庆地区最早建立的党支部之一——中共綦江县支部成立,邹进贤任支部书记。

綦江区文旅委副主任、綦江博物馆馆长周铃介绍,从1926年1月中共綦江支部成立到1949年11月綦江解放,綦江地方党组织由一个支部发展为地级组织——綦南中心县委,下属58个支部,所属党员(包括綦江、南川和津巴边区)共计990多名。綦江地方党组织发展壮大,不仅推动了本地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而且推动了周边地区发展党员、培养干部、开展斗争,为重庆及西南地区的解放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0年5月,邹进贤因叛徒出卖而被捕,在巴县监狱被军阀刘湘下令杀害。他的生命,定格在了31岁。原国家主席杨尚昆赞誉他为“革命启蒙老师”。

“邹进贤的人生经历启示我们当代青年和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见贤思齐、锐意进取,在新时代展现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李文富表示。

英烈已逝,精神永存。今年1月27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共綦江支部旧址(邹进贤故居)原址修复完毕,并对公众开放。周铃说,该旧址开放以来已接待观众上万人次,该区将更好地保护利用这处革命旧址,让旧址更好服务党史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据《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