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镇:45公里产业大道聚人气增财气

    版次:A1    来源:    2021年07月15日

本报记者 杨翼德 王艺

“早具舟车,行之久远”。交通改善是近年来三角镇群众获得感最强的民生事项之一。

7月13日,汽车在三角镇彭香村公路上行进,近处硫华菊点缀,远处果树、花木成片,格外赏心悦目。这条产业示范路从乐升坪村到中坝村全长45公里,在三角镇境内连通10个村,带动了当地农业产业欣欣发展。

一条大路形成经济带

彭香村公路旁有一个亭子,取名心路亭,门柱上赋对联一副:“南州大地公路四通八达;牟坪村民聚财五湖四海。”亭子四周悬挂壁画,反映了从驴马到轿子到独轮车等交通工具的演变。走廊上的图片,记录了从泥巴路到水泥路再到炒油路的升级改造过程。

一张张图片,道出时代变迁,群众共享交通运输发展成果的幸福历程。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当地村民就开始自发修路。2017年,我区加快建设“农村四好公路”,三角镇抢抓机遇,加快推动交通道路提质升级,拓宽乡间路、打通断头路、疏通梗阻路,这条串联10个村的公路实现全线贯通并硬化。2019年升级改造,拓宽为6.5米,铺上炒油。过去的“瓶颈路”,如今成为助推产业发展的“振兴路”。

“2016年,我们这儿有8个产业大户,现在已经有22户了。”牟坪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周旭波介绍,从彭香村到塘垭村一带,公路建好后增加了14家农业产业业主,有食用菌、中药材、经果、花木、餐饮等,产业业态越来越丰富。

道路通则百业兴。从乐升坪村到中坝村45公里道路两旁,目前已有38户业主流转土地8800亩,发展起了产业,一片欣欣向荣景象。

游子返乡开起农家乐

道路通了,人气旺了,村民搭上挣钱的“顺风车”。

“我15岁开始学厨师,现在可以在老家展示我的厨艺了。”塘垭村中嘴组村民叶含馀端上茶水,兴致勃勃介绍自己的创业路。

公路升级改造后,城市资本下乡,产业迅速发展起来,也为当地村民带来新机遇。叶含馀回老家,看到城市游客成群结队到牟坪园一带赏花采果,呼吸新鲜空气,从中看到商机,他说,“游客要吃饭、要消费,我可以发挥我的特长了。”

2020年10月,他辞掉工作回到家乡,将土房子推倒,建了一栋漂亮的房子。

建房及配套设施一共要投入80万元,叶含馀没有这么多的钱,他想了一个办法,边干边建。今年2月7日,叶含馀的农家乐开张了。

“每个月营业额有三四万元。”叶含馀用回流的资金继续投入到配套设施的完善中。7月13日,院坝花园即将完工。叶含馀对未来充满信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机遇集成,交通方便了,农旅融合发展,农家乐生意必将越来越好。

“有22个业主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三角镇宣传统战委员王俊介绍,过去交通不便,村民外出挣钱,如今道路通了,村民返乡创业成为新时尚。

五旬菜农准备买小车

彭香村下湾组村民金成淮今年52岁,一直在家务农,也享受到交通改善带来的红利。

“修了30多年的地球,苦过、累过,现在好过了。”金成淮说,养猪、种菜,农民该干的活儿他全在干。

20岁那年,他种植蘑菇,没有公路,全靠背篼背、两腿跑。到三角场只有2公里,不算远,但是到吉安老乡场有7公里,早上6点前出门,8点左右到场上,这时天刚亮,正好开始卖菜。忙活大半天,可以挣三四十块钱。

“以前肩挑背驮,现在车轮滚滚。”金成淮说,后来修通了公路,为了卖菜方便,2014年,他购买了第一辆三轮车。2017年,公路硬化后,他更换了新三轮。如今公路变成炒油路,金成淮计划着考驾驶证,将三轮车换成四个车轮的小货车。

金成淮种蔬菜卖,除掉开支,一年净剩3万块。2020年,金成淮在公路边重建了住房,青瓦黄墙,在屋后青山绿树衬托下格外醒目。

“党委政府做群众小康路上的筑路人。”王俊说,三角镇大力实施以道路交通为代表的一批民生项目,不断激发农村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为农村带来了人气、财气,引导当地走上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