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农民版画:拓在纸上的田园诗

    版次:A3    来源:    2021年07月22日

2019年8月,重庆市人民政府曾将这幅题为《应时而作》(又名《24节气》)的套色版画作为礼品,赠与“世界水稻之父”袁隆平。

李成芝正在进行版画创作。朱清/摄

立春,谷雨,惊蛰,秋分;栽秧,犁田,播种,割谷……高更、马蒂斯风格的色彩,汉代画像砖韵味的构图,童趣十足的人物形象,乡下农妇纳鞋底儿的线条……

2019年8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将这幅题为《应时而作》(又名《24节气》)的套色版画作为礼品,赠与“世界水稻之父”袁隆平。它的作者,叫李成芝,出生在重庆市綦江区篆塘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李成芝,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綦江农民版画代表性传承人,重庆市工艺美术大师,其作品多次赴海外做文化交流,被誉为“拓在纸上的中国农村发展史”。

从农家妹子到美术大师,李成芝的故事——或者说,綦江农民版画作者群体崛起的故事,还得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说起。

在李成芝工作室见到她本人,当时她正用一只拿刻刀的手,在木板上“游龙戏凤”。她专注的眼神,配合着室内铺天盖地、让人目不暇接的版画作品,让周围人都感受到了浓郁而严肃的艺术氛围。

创作休息间隔,李成芝回忆起了过去:“我当时就是一个农村姑娘,十六七岁。四川美协的牛文老师,重庆市艺术馆的邓成勇老师、汤虎老师,和我们綦江县文化馆的李毅力老师、刘永禄老师,他们到乡下来举办版画培训班。我从小就对美术感兴趣。那个时候,身边的妈妈呀,婆婆呀这些,她们都喜欢纳鞋垫儿,我就觉得色彩非常漂亮。所以说他们来搞这个培训班呢,我就非常喜欢。那是1983年。”

1983年,联产承包责任制释放的农业生产力,在提升农民温饱水平的同时,还带来中国乡村大地上一个崭新的现象——略有闲暇的农民,有了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重庆化龙桥,嘉陵江边的这个小院,在重庆成为国家计划单列市之前,曾经是中国美协四川分会所在地。这一方天地,也是自抗战以来,中国版画界声名赫赫的大本营。

李焕民、李桦、李少言、牛文、王琦、吴凡、阿鸽……从抗战烽火中走出的一代中国顶级版画大师,在1983年的那个春天,由这个小院出发,先后多次奔赴綦江,在感受改革开放农村新气象的同时,从1983年到1985年,先后培训了600多名农民版画作者。

李成芝说:“参加培训班的时候,也不晓得画啥,老师就说你随意地画,不受任何约束。所以我画的作品,最主要的是农耕劳作,还有我们身边的一些生活场景比如妇女纳鞋垫啦、挑花刺绣这些。我平时就非常喜欢观察生活,觉得构图来源于观察的积累。”

八十年代的乡村巨变,为綦江农民版画创作提供了丰厚土壤。农民作者创作的版画,都取材于乡土田园。在专业画家、市县两级文化馆和乡镇文化站群艺干部的指导扶持下,綦江农民版画作者开始有意识从本土人文传统中汲取营养。作为巴人、僰人、僚人故土和历史上“湖广填四川”移民大迁徙目的地,綦江丰厚的人文遗产——从七孔子崖墓石刻的装饰线纹,到万天宫南华宫古戏楼木雕的凹凸刀法,都成了农民版画家的灵感之源。

1984年,綦江农民版画在中国美术馆展出,随后在全国十八个城市展出,然后漂洋过海去日本、美国、英国、加拿大、瑞士等国展出。2005年4月,綦江农民版画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成为重庆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

据綦江农民版画院院长桂焕勇介绍,当时中法文化年(2004年)的时候,图卢斯美术馆的馆长,说了一句话,说从我们綦江农民版画上,看到了另外一个中国。

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承接传统,又超越传统。綦江农民版画的种子,历经改革开放不同阶段的春风吹拂,就这样生根发芽、蔚然成林——有如激流奔涌的綦河,有如丁东河边这些四季常绿的黄桷树,已成长为綦江这块红色土地上一道大美常新、芳颜永驻的文化风景线。

(黄俊辉)

来源: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