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区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

到2025年,基本建成在全市具有重要影响力、带动力的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

    版次:01    来源:    2022年09月22日

  本报讯(记者 陈正策)日前,区政府正式发布《重庆市綦江区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区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创新体系更加健全,创新环境更加优化,成功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火炬齿轮特色产业基地,争创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基本建成在全市具有重要影响力、带动力的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

  《规划》共设置14项“十四五”主要发展指标,其中包括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达到75人,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1件,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中高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50%以上等。

  着力打造“两区一园一基地”

  在《规划》明确的8项重点任务中,打造“两区一园一基地”被放在首位,旨在深入推进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机制改革、完善创新环境,提升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何为“两区一园一基地”?即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火炬齿轮特色产业基地,争创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我们将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方向,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充分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快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将高新区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区科技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綦江创建国家高新区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和《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契合国家发展战略、重庆发展布局和綦江发展需要,是我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除了创建国家高新区,结合綦江实际,《规划》提出,要立足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抓好采煤沉陷区的转型发展,坚持把优化园区发展环境贯穿园区建设发展全过程,积极创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要以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全面构建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体系为重点,以培育壮大科技创新平台为抓手,以科技创新支撑,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要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科技支撑、产业带动”的原则,立足高性能齿轮产业,着力创建国家火炬齿轮特色产业基地。

  积极搭建各类科技创新平台

  科技创新平台是集聚创新要素、推动企业创新、提升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规划》提出,将聚焦主导产业创新需求,加快推进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合作,支持共建一批市级、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培养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打造一批创新创业孵化平台,进一步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平台基础能力提升。到2025年,建成市级以上研发机构达到100个、市级以上科技孵化服务机构达到15个。

  值得关注的是,我区将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升级工程。其中,在建设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方面,《规划》提出,要依托区内龙头企业,联合区内外高校,聚焦重点学科领域,建设和提升一批市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重点打造中重型商用车变速器重庆市工业和信息化重点实验室、公共大数据安全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汽车轴类零部件检测实验室、卫星用核心部件部组件实验室、纳米银材料开发与应用实验室、中国电子化标准研究院信创标准与测评联合实验室等。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全力培育、引进、建设一批区级科技创新平台,鼓励申报一批市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任务,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区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说。

  更好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规划》提出,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积极构建科技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的梯次培育机制,形成“以点带面”的产业聚集效应,打造新动能发展的主导力量。到2025年,科技型企业达280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00家、“专精特新”企业达80家、高成长科技企业达40家、重庆OTC科创板挂牌企业达30家、科创板(创业板)上市企业1家以上。

  一方面,加强培育中小微科技型企业,以保存量、扩增量为目标,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培育引进一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另一方面,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通报和考核制度,筛选储备一批创新意识强、企业管理规范、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强、产学研合作基础好、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企业入库,支持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

  此外,我区还将全力助推高成长科技企业“长高长壮”,鼓励区内科技含量高、研发实力强、综合规模大的科技型企业利用自身技术、管理、品牌优势,借助资本市场进行产业整合,争取在科创板上市,鼓励创新型领军企业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投入,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推进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