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为民作主”变成“由民作主”

    版次:01    来源:    2023年03月27日

  本报记者 周禹 通讯员 李金璇

  在扶欢镇,村级民生实事村民票决制的推进实施,撬动了“民生大事”的落地落实,打通了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有限财力发挥出最大效益,老百姓得到实惠。

  今年春节,扶欢镇东升村4组的部分村民向村委会提出要求,希望新修一条乡村公路,便于村民上山耕种农田。村干部研究后,决定将村民的提议提交4组村民大会表决。通过表决,提议未获通过。原因是大部分村民认为4组房屋已经全部拆迁,山上基本上都是退耕还林地,利用近20万元集体资金再修公路弊大于利。

  “要是我们村里直接否决提议,很有可能得不到理解,但村民举手表决后,提议修路的人就心服口服,减少群众对干部的猜疑。”东升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唐昌义说。

  为了让“民声”变成“民生”,东升村决定顺势而为,在村里开展民生实事票决,进一步畅通镇人大代表、辖区企业、村民群众意见反馈渠道。于是,镇人大代表通过走访视察、调研座谈,把收集到的意见整理成基础设施建设、人饮安全、征地拆迁、产业发展等民生实事建议13项。

  今年2月9日,东升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9名镇人大代表和47名村民代表,以票决方式决定投资171万元,用于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维护人饮安全、发展农业产业和壮大集体经济收入共4项民生实事。

  春分至,万物生。眼下,东升村200亩的油菜已竞相盛放。扶欢镇人大代表、扶欢中学教师莫树芹在调研时经过油菜基地,不禁驻足感叹:“日出东升遍金黄,一方春色醉扶欢!”

  “我们村4项民生实事的一些子项目已经开始实施。这条联通13组和14组的乡村公路就是民生实事项目‘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一部分,我们投入了4.5万元扩宽了约2公里公路,以前逢年过节就堵车的现象再也不会发生了。”扶欢镇人大代表、东升村综治专干刘国明说。如今,村民票决制让东升村村民得到实惠,有力推动“民声”落地为“民生”。

  “我们已将东升村民生实事票决制在其他村进行推广,并将每季度组织区镇人大代表通过走访群众、听取开展情况报告、视察和专题调研等形式,全程监督项目实施,确保把村民票决出的民生实事办实办好。”扶欢镇人大主席夏昌铭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