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构建信用修复“一件事”工作机制助企纾困
版次:02 来源: 2025年06月10日
泸州日报记者 许世智
“通过信用修复‘一件事’工作机制,公司信用快速修复,经营不再受到影响,为今后的发展消除了隐患。”5月26日,泸州名城老窖酿酒有限公司总经理先兴茂说。据了解,企业信用修复从以往联系多个部门、准备多份材料转变为一窗办理,不仅效率大大提升,也减轻了企业负担。
在泸州,企业因为失信导致经营遇阻,通过信用修复“一件事”工作机制快速修复信用,泸州名城老窖酿酒有限公司并非个例。
2024年,泸州市针对企业因行政处罚陷入信用困境的痛点,创新信用修复一站式服务模式,同步塑造“一‘泸’守信”营商品牌,通过创新信用修复机制、强化诚信价值导向,有效化解失信对企业成长的影响,以制度创新厚植发展沃土,为企业行稳致远构筑长效保障体系。截至今年5月,我市累计完成信用修复2700余次。
以泸州名城老窖酿酒有限公司为例,2024年,该公司因酒瓶商标侵权受到市市场监管局行政处罚,公司信用受损。先兴茂原以为信用修复是个麻烦事,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同《行政处罚决定书》一同送达的,还有《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告知书》《行政合规建议书》。其中,《告知书》让先兴茂知晓在公示期结束后,就可以提交信用修复申请。“公示期结束后,公司第一时间提交了申请,不到20天就完成了信用修复。”先兴茂说,在提交申请时,只需要在一个窗口申报就可以了,而且只需准备一份材料,不用多头跑路,非常便捷。
信用修复“一件事”工作机制,不仅有效破解企业信用修复难题,还促使企业更加重视自身信用建设。
泸州市政务服务中心信用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童旭介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泸州市在全市执法领域推行“三书”同达工作机制,明确信用修复途径和流程;依托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开发“云提醒”功能和服务,在全省率先建立“线上+线下”窗口服务模式,联合多部门建立泸州市信用修复“一件事”工作协调推进机制,实现修复申请一窗受理,修复结果多方共享。同时,打造“一‘泸’守信”亲商惠企服务品牌,推进“信用报告替代无违法违规证明”工作,实现“一门进”办“所有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童旭告诉记者,通过一窗受理,企业申请信用修复后,在7至20个工作日即可办结。此外,该工作机制实现了“行政处罚—合规建议—整改修复”全链条闭环执法和管理,拓宽了企业信用修复办理渠道,减少企业办理信用修复在不同部门间的跑动次数,解决了企业开具证明繁、难、久问题,让企业办事更加轻松便捷。截至目前,我市已发出“三书”复合文书包3002份,向2070家企业发出信用修复提示短信3693条,累计归集信用承诺超50万条。
接下来,泸州市将继续深化政策宣传推广,加强信用服务窗口服务人员专业培训,以建设区域领先信用示范城市为目标,不断完善信用修复服务体系,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据《泸州日报》